你知道如何飼養毛蛛嗎?這是一種大型蜘蛛,不少新手想要飼養它們,但是並不是所有毛蛛都適合飼養。部分品種所含有的毒液對人體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,而即便不蘊含毒液的品種也可能主動攻擊人類,導致受傷。因此了解在哪種品種適合飼養以及如何飼養十分重要,如果你對此感興趣,不妨了解一下我們整理的毛蛛價格、環境佈置&飼養指南。
品種介紹:毛蛛

毛蛛,學名為 Theraphosidae,屬於蜘蛛目捕鳥蛛科,廣泛分佈於熱帶、亞熱帶及溫帶地區,起源可追溯至遠古時期。牠們多棲息於洞穴、樹洞或落葉堆中,是夜行性動物,習慣在夜間出沒獵食。 從外形上看,毛蛛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渾身覆蓋的細毛,這些毛不僅能感知周圍環境的細微振動,還可用於防禦。毛蛛的體型差異較大,不同品種在體色和斑紋上也各有特色。
- 體長:小型品種約 5 – 8 公分,大型品種可達 15 – 28 公分。
- 體重:輕則幾克,重則可超過 100 克。
- 個性:多數毛蛛個性溫和,但部分品種較為兇猛。
- 壽命:雌性毛蛛壽命可達 15 – 25 年,雄性則短得多,通常只有 3 – 6 年。
- 其他名稱:又被稱為捕鳥蛛
3大毛蛛冷知識
毛蛛身上藏著許多令人驚奇的特性:
- 自切逃生:面臨危險時,毛蛛可自動切斷受困的步足逃生,並在後續蛻皮過程中逐漸再生。
- 毒毛攻擊:部分毛蛛後腹部的細毛帶有毒性,遇到威脅時,會用步足將毒毛彈射出去,刺激天敵的皮膚和眼睛。
- 靜態呼吸:毛蛛的呼吸方式獨特,透過書肺進行氣體交換,呼吸動作不明顯,甚至觀察起來像是靜止狀態 。
毛蛛壽命
毛蛛壽命受多種因素影響,雌性壽命遠長於雄性,主要原因在於雄性成熟後代謝加快,且繁殖行為消耗大量體力。在良好的飼養環境下,雌性毛蛛能活 15 – 25 年,雄性則只有 3 – 6 年。
毛蛛常見疾病、症狀及應對方法如下表所示:
常見疾病 | 症狀 | 應對方法 |
軟化症 | 身體軟化、行動遲緩 | 調整飼養環境濕度,保持通風,提供合適溫度 |
脫水 | 體表乾燥、食慾不振 | 增加飼養盒濕度,放置水盆 |
黴菌感染 | 身體出現白色黴斑 | 清潔飼養盒,降低濕度,隔離患病個體 |
蛻皮困難 | 無法順利蛻皮,部分身體卡住 | 提高環境濕度,避免打擾,必要時人工輔助 |
毛蛛會認人嗎?毛蛛智商
毛蛛並不具備像人類那樣認知個體的能力,也談不上有真正意義上的 “智商”。從神經學角度來看,毛蛛的大腦結構簡單,主要功能是控制基本的生存行為,如捕食、防禦和繁殖。在互動性方面,毛蛛屬於低互動性寵物。牠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多基於本能,例如感受到威脅時會擺出防禦姿態。因此我們不建議飼主頻繁上手毛蛛,過多干擾可能導致牠們緊張、拒食,甚至攻擊。
毛蛛個性
毛蛛個性差異明顯,這與品種、個體經歷及環境因素有關。部分品種如智利紅玫瑰毛蛛,個性溫和,不易主動攻擊,適合新手飼養;而巴西白膝頭毛蛛則較為兇猛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攻擊行為。此外,毛蛛在蛻皮前後情緒也會不穩定,變得敏感易怒,此時飼主需要減少干擾,以免被其咬傷。
2025年台灣毛蛛價格
在台灣,毛蛛價格因品種、大小、品相而異,以下為常見品種價格參考:
品種 | 幼體毛蛛價格(NT$) | 成體毛蛛價格(NT$) |
智利紅玫瑰 | 200 – 400 | 800 – 1500 |
墨西哥紅膝頭 | 300 – 600 | 1200 – 2500 |
巴西白膝頭 | 500 – 800 | 2000 – 4000 |
哥斯大黎加老虎尾 | 400 – 700 | 1500 – 3000 |
養前必看!5大毛蛛缺點
- 低互動性:毛蛛無法像貓狗那樣與主人互動,主要觀賞價值在於靜態觀察,缺乏情感回饋。
- 攻擊風險:部分兇猛品種具備毒性,雖對人類致命風險低,但被咬後仍會引起疼痛、腫脹等不適反應。
- 特殊飼養需求:毛蛛對溫度、濕度、環境佈置要求嚴格,需細心維護才能保證健康。
- 繁殖難度高:人工繁殖毛蛛需要掌握專業技術,且繁殖週期長,成功率低。
- 外觀恐懼感:毛蛛外形特殊,許多人天生懼怕蜘蛛,可能導致社交困擾 。
毛蛛環境佈置
- 飼養容器:根據毛蛛體型選擇合適容器,幼體可用布丁杯,成體需 30 – 50 公分的飼養盒,確保通風良好且防逃。
- 底材:選擇椰土、蛭石等無毒透氣底材,鋪設厚度約 5 – 10 公分,方便毛蛛挖掘洞穴。
- 躲避屋:放置樹皮、陶瓷躲避屋或塑膠半圓管,為毛蛛提供隱蔽空間,減少緊張情緒。
- 溫度控制:多數毛蛛適宜溫度在 25 – 28℃,可使用加熱墊或陶瓷加熱燈維持恆溫,避免溫差過大。
- 濕度調節:根據品種需求,濕度保持在 60% – 80%,可透過噴水或放置水盆控制濕度 。
毛蛛飼養注意事項

- 避免上手:非必要情況下盡量不要上手毛蛛,以防被咬或導致牠緊張拒食,若需移動,可用軟刷或小容器協助。
- 蛻皮期護理:毛蛛蛻皮前會拒食、躲在角落,此時需保持環境安靜,提高濕度,蛻皮後一周內不要餵食,待外骨骼硬化。
- 餵食安全:餵食的昆蟲需提前處理,避免獵物反傷毛蛛,可剪掉蟋蟀後腿,或將麵包蟲拍暈。
- 定期清潔:每 1 – 2 周清理飼養盒,去除食物殘渣和糞便,防止細菌滋生和黴菌感染。
- 溫濕度監控:每日檢查溫濕度計,確保環境適宜,避免溫度驟降或濕度過高導致疾病 。
毛蛛吃什麼:食譜
毛蛛是肉食性動物,以下是適合餵食的食物:
- 昆蟲類:蟋蟀、麵包蟲、果蠅、蟑螂(杜比亚蟑螂、櫻桃蟑螂) 。
- 小型節肢動物:蠅蛆、蠶寶寶。
- 偶爾可餵:小乳鼠(適用於大型毛蛛,但不宜經常餵食) 。
毛蛛吃什麼:餵食頻率、食量 & 比例
不同年齡階段毛蛛的餵食頻率、食量和比例有所不同:
年齡階段 | 餵食頻率 | 食量 | 食物比例 |
幼體(1 – 3 公分) | 2 – 3 天一次 | 1 – 2 隻小型昆蟲(如果蠅、小蟋蟀) | 食物體型小於毛蛛體長 |
亞成體(3 – 8 公分) | 3 – 5 天一次 | 2 – 3 隻中等昆蟲(如麵包蟲、蟋蟀) | 食物體型約為毛蛛體長的 1/2 |
成體(8 公分以上) | 5 – 7 天一次 | 3 – 5 隻大型昆蟲(如大蟋蟀、杜比亚蟑螂) | 食物體型不超過毛蛛體長 |
毛蛛常見問題

毛蛛不吃東西怎麼辦?
毛蛛拒食可能有多重原因。蛻皮前拒食屬正常現象,此時只需保持環境穩定,耐心等待。若不是蛻皮期,可能是環境溫度、濕度不適宜,或獵物不可口,需檢查並調整環境,更換新鮮獵物。
毛蛛多久蛻皮一次?
幼體毛蛛蛻皮頻率較高,通常 1 – 2 個月一次;隨著體型增大,蛻皮間隔延長,亞成體可能 3 – 6 個月蛻皮一次,成體則可能 6 – 12 個月蛻皮一次。蛻皮次數與生長速度、營養狀況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。
毛蛛的步足斷了會再生嗎?
毛蛛步足斷裂後,在下次蛻皮時會開始再生。新生的步足可能較小,顏色也較淺,但經過幾次蛻皮後,會逐漸恢復正常大小和功能 。
參考文獻
- (Wubug), W. (2010) 可愛的毛蜘蛛~ 乖毛-吳沁婕 的昆蟲教學教室|痞客邦, 吳沁婕 的昆蟲教學教室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ubug.pixnet.net/blog/post/24896523 (Accessed: 04 July 2025).
- PetGrid編輯團隊 (2023) 【新手養毛蛛】了解品種、毒性、起居飲食飼養重點, PetGrid. Available at: https://pet-grid.com/%E6%AF%9B%E8%9B%9B/ (Accessed: 04 July 2025).
- 巨人捕鸟蛛 (2024) Wikipedia. Available at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B7%A8%E4%BA%BA%E6%8D%95%E9%B8%9F%E8%9B%9B (Accessed: 04 July 2025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