揪形蟲吃什麼?如何飼養?新手必看的揪形蟲飼養&4類食物介紹

揪形蟲吃什麼?如何飼養?新手必看的揪形蟲飼養&4類食物介紹

揪形蟲吃什麼?相比起貓狗飼養,大多數人飼養揪形蟲時遇到的困難會更多,這不僅是因為我們需要重新學習飼養知識,還在於昆蟲飼養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,像是環境佈置、食物選擇都是需要飼主去了解、學習的事項,尤其對於新手來說,這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。因此我們在整理適合新手的飼養全攻略,幫助大家了解揪形蟲吃什麼等方方面面的飼養要點。

品種介紹:揪形蟲

揪形蟲
揪形蟲

起源

揪形蟲(學名:Tribolium castaneum)其實是擬步甲科的一種甲蟲,原產於熱帶地區,現在幾乎遍布全球,包括台灣在內。它們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,平時不太活躍,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,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把它們當成寵物飼養。

從起源來看,它們屬於鞘翅目昆蟲家族的一員,經過長期的進化,適應了隱蔽且富含有機質的棲息環境,喜歡生活在森林底層、落葉堆中。。此外,它們是夜行性昆蟲,白天多躲在陰暗處,夜晚出來活動覓食。

習性

不同於很多夜間活動的甲蟲,揪形蟲是典型的「夜行性昆蟲」,白天休息、夜晚活躍。它們的活動時間與溫度密切相關:當氣溫在 25~30℃時最活躍,低於 15℃或高於 35℃時,會鑽進沙土或石縫中躲避極端溫度。在香港的春秋兩季,你很容易在西貢、大嶼山的沙灘上看到它們追逐螞蟻、跳蟲的場景。

另外,揪形蟲有很強的「領地意識」,一隻成年揪形蟲會佔據約 10 平方米的區域作為獵食範圍,一旦有其他揪形蟲入侵,就會通過「揮動觸角」「張開口器」的方式警告,若警告無效,還會發生短暫的「格鬥」,直到將入侵者趕走。

外形

揪形蟲的體型雖小,外形卻極具辨識度:身體呈流線型,體長通常在 1~3 厘米之間,背部有金屬光澤的鞘翅,常見顏色包括綠色、藍色、橙色等,部分品種還帶有黑白斑紋,既能吸引異性,也能在陽光下起到偽裝作用,讓獵物很難察覺。

它們的複眼特別大,幾乎占據了頭部的一半面積,這能讓它們擁有接近 360° 的視野,及時發現周圍的獵物;而細長的 6 條腿,則讓它們的奔跑速度達到每秒約 50 厘米 —— 按體型比例計算,相當於人類以每小時 180 公里的速度奔跑,是昆蟲界公認的「短跑冠軍」。

  • 體長:成年體長通常在 2 – 5 cm之間,個別大型品種可達 6 – 8 cm。
  • 體重:體重一般在 5 – 15 g,小型揪形蟲體重相對較輕,約 5 – 8 g,而大型品種則能達到 10 – 15 g。

揪形蟲吃什麼:食物

揪形蟲
揪形蟲

揪形蟲屬雜食性昆蟲,其食物種類豐富,主要可分為以下兩大類:

植物性食物

  • 腐殖質:森林底層落葉、枯枝等經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有機物質,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是揪形蟲在自然環境中的重要食物來源之一。
  • 果實:熟透的漿果是揪形蟲喜食的植物性食物,其柔軟的果肉和豐富的糖分,能為它們提供充足能量。
  • 嫩芽和嫩葉:部分植物的嫩芽、嫩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,也是揪形蟲會攝入的植物性食物,有利於其消化和營養補充 。

適量的蔬菜和水果能為揪形蟲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水分,讓它們的飲食更加均衡。適合的蔬菜和水果包括:

  • 胡蘿蔔:富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A,有助於揪形蟲的生長和發育。可以將胡蘿蔔切成細小的顆粒,每周餵食 1-2 次。
  • 蘋果: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,能促進腸胃蠕動。建議去掉果核,只餵食果肉部分。
  • 菠菜:富含鐵質和葉酸,但要注意不能餵食太多,因為菠菜中含有草酸,過量會影響鈣的吸收。

需要提醒的是,蔬菜和水果的水分含量較高,餵食後要及時清理殘渣,避免飼養環境潮濕發霉。

動物性食物

  • 麵包蟲幼蟲:最常用的飼料,直徑約 3~0.5 毫米,長度 1~2 厘米,營養均衡(蛋白質含量約 20%,脂肪含量 8%),價格便宜且易於購買,旺角的「花鳥蟲魚市場」或線上平台(如 Carousell)都能買到。餵食前建議用麥麩飼養 1~2 天,讓麵包蟲吸收更多營養。
  • 蟋蟀幼蟲:蛋白質含量高(約 25%),且活躍的移動能刺激揪形蟲的捕食欲望,適合作為「營養加餐」。注意選擇 1~2 齡的蟋蟀幼蟲(體長 0.8~1.2 厘米),避免餵食成年蟋蟀 —— 成年蟋蟀的外骨骼較硬,揪形蟲難以消化,且可能反擊傷害揪形蟲。
  • 螞蟻(工蟻):野外揪形蟲最愛的食物之一,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,且體型小、易於捕食。在,可在公園草地中放置少量糖水吸引螞蟻,收集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再餵食,避免帶入農藥殘留。注意每次餵食數量不宜過多(5~8 隻 / 次),防止螞蟻團聚攻擊揪形蟲。
  • 跳蟲:體型微小(約 2~0.5 毫米),適合餵食揪形蟲幼蟲或剛羽化的成年個體。跳蟲富含幾丁質,有助於揪形蟲外殼的生長和修復,可在水族店購買「豐年蝦卵」孵化,作為輔助飼料。
  • 其他可嘗試的食物:少量蠅蛆(需確保無細菌)、小齡蝗蟲幼蟲(體長不超過 1 厘米),但這些食物在購買或收集難度較大,且營養不如前四種均衡,建議作為「偶尔更換口味」的選擇,不宜長期餵食。

蛋白質補充:讓揪形蟲更健康

除了穀物類,揪形蟲還需要適量的蛋白質來維持身體機能和促進生長。常見的蛋白質來源有:

  • 魚粉:富含動物性蛋白質,是補充蛋白質的最佳選擇之一。每次只需添加少量,大約占食物總量的 5-10% 即可。
  • 酵母粉: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 B 族維生素,不僅能提供蛋白質,還有助於消化。你可以在飼料中加入 3-5% 的酵母粉。
  • 肉類殘渣:比如雞肉、牛肉的剩餘部分,曬乾磨成粉後也可以作為蛋白質補充。但要注意必須徹底煮熟,避免含有鹽分和調味料。

特殊營養補充:礦物質和微量元素

為了讓揪形蟲更加健康,有時還需要補充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。比如:

  • 鈣粉:有助於揪形蟲的外骨骼發育,特別是在幼蟲階段和蛻皮期間。可以每周添加一次,每次少量。
  • 食鹽:適量的鹽分對揪形蟲的身體機能很重要,但千萬不能過量,否則會導致脫水。建議每個月添加一次,每次只需一小撮。
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昆蟲營養需求的知識,可以參考美國農業部的昆蟲飼養指南,裡面有非常詳細的科學依據和實踐建議。

揪形蟲吃什麼:餵食頻率

年齡階段 餵食頻率 食量(克) 食物比例(植物性:動物性)
幼蟲期 每天 1 – 2 次 0.5 – 1 6 : 4
亞成蟲期 每天 1 次 1 – 2 5 : 5
成年期 每 2 天 1 次 2 – 3 4 : 6

揪形蟲不能吃什麼

雖然揪形蟲的食性很廣泛,但並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它們。以下這些食物千萬不能餵食,否則可能會導致它們生病甚至死亡:

  • 辛辣刺激的食物:比如辣椒、大蒜、蔥等,這些食物會刺激揪形蟲的消化系統,影響它們的健康。
  • 含鹽量高的食物:像醃製食品、加工肉類等,過多的鹽分會導致揪形蟲脫水。
  • 含糖量高的食物:比如糖果、巧克力等,高糖食物會破壞揪形蟲體內的代謝平衡,還可能吸引螞蟻等害蟲。
  • 發霉的食物:無論什麼食物,只要發霉了就絕對不能餵食,因為霉菌會產生毒素,對揪形蟲來說是致命的。
  • 化學處理過的食物:比如噴灑過農藥的蔬菜、經過防腐處理的加工食品等,這些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會嚴重傷害揪形蟲的身體。
  • 堅硬的食物:比如未經處理的堅果殼、骨頭等,這些食物不僅難以消化,還可能劃傷揪形蟲的腸道。

揪形蟲壽命

揪形蟲壽命相較其他品種的昆蟲會更長。在自然環境下,牠們的壽命為 2 – 3 年。然而,若處於人工飼養且環境條件優良的情況下,牠們壽命可延長至 4 – 5 年。揪形蟲壽命的長短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環境溫度、濕度、食物來源以及疾病等。此外,揪形蟲壽命還會收到一些常見疾病的威脅:

  • 黴菌感染:當環境濕度長期過高時,揪形蟲的身體表面易感染黴菌。症狀表現為身體出現白色或灰色斑塊,行動變得遲緩,食慾下降。
  • 寄生蟲感染:野外的揪形蟲可能受到線蟲、蟎蟲等寄生蟲侵襲。寄生蟲感染後,會導致揪形蟲營養不良,體型消瘦,甚至可能影響其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。
  • 細菌性疾病:細菌感染通常因外傷或不潔的飼養環境引起。患病的揪形蟲會出現傷口潰爛、發炎,並伴有體溫異常升高的症狀。

揪形蟲智商&互動性

嚴格來說,我們很難衡量揪形蟲智商。身為昆蟲的牠們腦容量較小,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依靠本能行事。而從在互動性方面,揪形蟲與飼主的互動較為有限。由於其昆蟲的生理特性,牠們無法像貓狗等寵物那樣與人類產生深度的情感互動,更適合希望飼養互動性較低寵物的人群。

揪形蟲環境佈置

1.容器選擇

飼養者在飼養揪形蟲時,首選密閉且通風良好的玻璃或塑膠容器。容器大小需要根據揪形蟲數量而定,一般來說,每隻成蟲需至少 100 立方公分空間。同時,飼養者要在容器上設置透氣孔,這樣既能避免容器內悶熱,又能防止牠們逃逸。

2.基質鋪設

飼養者需要在容器底部鋪設 5 – 8 公分厚的腐殖土。腐殖土具有疏鬆透氣的特性,且富含營養,能夠很好地模擬揪形蟲野外棲息環境。此外,飼養者也可混入少量椰土,進一步增加基質保濕性,從而為牠們提供舒適的棲居和鑽掘空間。

3.遮蔽物設置

飼養者可以在容器內放置多種遮蔽物,如樹枝、樹皮、瓦片等,例如將樹枝和樹皮搭建成洞穴狀,把瓦片傾斜放置形成陰涼角落,這些遮蔽物可供揪形蟲躲避,從而減少其因環境壓力產生的不適感。

4.濕度控制區域

飼養者可在容器一角放置小型淺碟,並倒入清水,隨後在淺碟周圍鋪設苔蘚。苔蘚吸水後能夠維持局部高濕度環境,滿足揪形蟲對濕度的需求。同時,這種設置也能避免整個環境過於潮濕,有效防止黴菌滋生。

5.溫度調節

飼養者應將飼養容器放置在室內陰涼處,避免陽光直射。當室溫過低時,飼養者可使用加溫墊放置在容器底部外側進行加溫;若溫度過高,飼主則需將容器移至通風陰涼區域,以此保持環境溫度在 20 – 28℃

6.光照設置

由於揪形蟲是夜行性昆蟲,對光照敏感,飼養者需要讓飼養環境保持昏暗。具體來說,飼養者可在容器外側包裹一層深色布料,防止外界強光照射,從而讓牠們在舒適的光線環境下活動。

揪形蟲缺點大盤點

揪形蟲缺點1:繁殖速度快,容易泛濫成災

揪形蟲的繁殖能力相當驚人,一隻雌性成蟲在一生中可以產下 300-500 顆卵,而且孵化率高達 80% 以上。如果你的飼養容器沒有做好防逃措施,它們很容易擴散到家中的其他地方,尤其是廚房等有食物的區域,可能會對食物造成污染。更麻煩的是,一旦它們在室內建立了種群,消滅起來會相當困難。

應對方法

  • 控制飼養數量,根據容器大小合理飼養,建議每 500 立方釐米空間飼養不超過 10 隻成蟲。
  • 選擇密封性好的飼養容器,定期檢查容器是否有縫隙或破損,及時修補。
  • 若發現有蟲卵或幼蟲過多的情況,適當分離飼養,避免數量暴漲。
  • 定期清理容器,及時清除未孵化的蟲卵,減少繁殖機會。

揪形蟲缺點2對環境變化敏感,容易死亡

雖然揪形蟲的生命力看起來很頑強,但它們其實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。溫度、濕度的突然波動,或者食物種類的改變,都可能導致它們應激反應,出現食慾不振、活動減少等症狀,嚴重的甚至會死亡。這就要求你在飼養過程中,要盡量保持環境的穩定,避免頻繁變動。

應對方法

  • 安裝溫濕度計,隨時監控飼養環境的溫濕度,確保溫度穩定在 25-30 攝氏度,濕度在 60-70%。
  • 更換食物時,採用逐步過渡的方式,先混合新舊食物,再慢慢增加新食物比例,整個過程持續 3-5 天。
  • 避免頻繁移動飼養容器,放置地點一旦確定,盡量不要變動。
  • 季節交替時,提前做好溫濕度調節準備,比如冬季提前安裝加熱墊,夏季準備降溫設備。

揪形蟲缺點3觀賞性相對較低,互動性差

和貓狗等寵物相比,揪形蟲的觀賞性相對較低。它們體型小巧,動作緩慢,沒有豐富的表情和動作,很難給你帶來強烈的視覺享受。而且,它們幾乎沒有互動性,不會像寵物狗那樣回應你的呼叫,也不會像寵物貓那樣親近你。如果你希望從寵物身上獲得互動和情感回饋,那麼揪形蟲可能並不是一個好選擇。

應對方法

  • 選擇透明且造型美觀的飼養容器,並在容器內布置一些小型裝飾物,如小樹枝、石頭等,增加觀賞性。
  • 定時觀察揪形蟲的活動規律,記錄它們的進食、蛻皮等過程,體驗飼養的樂趣。
  • 可以嘗試給揪形蟲搭建不同的「活動區域」,如覓食區、休息區,觀察它們在不同區域的行為。
  • 將飼養容器放在書桌或客廳等經常能看到的地方,培養對它們的關注和興趣。

揪形蟲缺點4可能攜帶細菌和寄生蟲,存在健康風險

雖然人工繁殖的揪形蟲相對清潔,但它們仍然可能攜帶一些細菌和寄生蟲。如果你在飼養過程中不注意衛生,或者不小心接觸到它們的排泄物,可能會有感染疾病的風險。特別是家中有小孩或免疫力較弱的人時,這種風險會更高。所以,在飼養揪形蟲時,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,接觸後及時洗手消毒。

應對方法

  • 接觸揪形蟲或飼養容器後,立即用肥皂洗手,並用流水沖洗至少 20 秒。
  • 定期對飼養容器進行消毒,可使用稀釋的白醋溶液擦拭容器內外,每月至少一次。
  • 避免讓小孩或免疫力較弱的人直接接觸揪形蟲及其排泄物。
  • 餵食的食物要確保新鮮清潔,避免使用來源不明的食物,減少細菌和寄生蟲的來源。

揪形蟲常見問題

揪形蟲
揪形蟲

1.如何為揪形蟲營造合適的飼養環境?

飼養揪形蟲需要一個密閉且通風良好的容器。在容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約 5 – 8 公分的腐殖土,並放置一些樹枝、樹皮等作為藏身之處。同時,保持環境濕度在 60% – 80% 之間,溫度控制在 20 – 28℃,定期噴水以維持濕度,並避免陽光直射。

2.揪形蟲生病了該怎麼辦?

一旦發現揪形蟲出現異常症狀,如行動遲緩、食慾不振等,應立即將其隔離。首先,改善飼養環境,保證環境清潔衛生。若懷疑是黴菌感染,可降低環境濕度,並使用專用的昆蟲黴菌治療藥物。對於寄生蟲感染和細菌性疾病,建議諮詢專業的昆蟲學家或寵物醫生,根據具體病情使用相應的藥物治療。

3.揪形蟲繁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項?

在揪形蟲繁殖期間,需提供足夠大的繁殖空間。保證環境溫度穩定在 25 – 27℃,濕度適中。在繁殖容器中放置一些柔軟的物質,如苔蘚,便於雌蟲產卵。同時,提供充足且多樣的食物,確保親蟲有足夠的營養。當發現雌蟲產卵後,不要過度干擾,保持環境安靜,等待幼蟲孵化。

拓展閱讀

竹節蟲吃什麼?桑葉/榆樹葉…3類竹節蟲食物&竹節蟲壽命

守宮是什麼?守宮吃什麼?熱門爬寵守宮6大飼養指南!

【肥尾守宮】一文了解肥尾守宮繁殖/4大特點&肥尾守宮吃什麼!

【獸醫監製】2025年肥尾守宮繁殖季照顧&幼體照顧攻略

【獸醫監製】為什麼守宮斷尾了?守宮斷尾原理&4大照顧要點

參考文獻

  1. (a198), a198 (2016) 20160417 淺談鍬形蟲-A198的甲蟲部落格|痞客邦, a198的甲蟲部落格. Available at: https://a198.pixnet.net/blog/post/324816438 (Accessed: 12 May 2025).
  2. Kurtsunx (2024) 「鍬形蟲怎麼養」淺談鍬形蟲飼養與繁殖, 黑貓老師. Available at: https://blackcatteacher.com/blog/post/42394609 (Accessed: 12 May 2025).
  3. 鍬形蟲 (2024) Wikipedia. Available at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8D%AC%E5%BD%A2%E8%9F%B2 (Accessed: 12 May 2025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