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物守宮,學名通常歸類於 Eublepharis 屬下,是一種常見的寵物守宮品種,因外觀花紋獨特、性情溫和,成為許多爬寵愛好者的首選。牠與一般守宮最大的差異在於眼部構造,魔物守宮有可移動的眼瞼,而非其他守宮常見的固定眼蓋,這讓牠在閉眼休息時看起來更具「可愛感」。如果你也對它們感興趣,不妨了解一下我們整理的魔物守宮飼養攻略。
品種介紹:魔物守宮

起源
魔物守宮的原生棲地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地區,包括印度、巴基斯坦及孟加拉等國的乾燥草原與半沙漠地帶。在自然環境中,牠們習慣晝伏夜出,白天躲藏在岩石縫隙或地下洞穴中躲避高溫,夜晚才出來覓食昆蟲等小型獵物。
外形與習性
從外形來看,魔物守宮的體表覆蓋著細小的鱗片,花紋多以深色底搭配淺色斑點或條紋為主,體色會隨著年齡增長和環境溫度輕微變化,這是牠們適應環境的一種生理機制。成年魔物守宮的體型屬於中小型,體長通常在 20-28 公分之間,其中尾巴占比約一半,尾巴不僅是平衡器官,還能在遇到危險時自割逃生,不過斷尾後再生的尾巴外觀會略顯粗短。
在習性方面,魔物守宮是獨居動物,不適合同一個飼養箱內飼養多隻,否則容易出現爭鬥受傷的情況;同時,牠們對環境變化較敏感,突然的溫度波動或光線變化都可能讓牠們產生應激反應,因此在飼養時需保持環境穩定。
- 體長:成年體(12 個月以上)約 20-28 公分。
- 體重:成年體重通常在 40-70 克之間,雄性體重略高於雌性。
- 個性:整體性情溫和,不愛主動攻擊人,受到驚嚇時會迅速躲藏或短暫不動。
- 壽命:在人工飼養環境下,魔物守宮壽命通常為 10-15 年,野生環境下壽命较短,約 5-8 年。
你可能不知道的魔物守宮冷知識
- 尾巴不僅能自割,還能儲存脂肪!在食物充足時,牠們會將多餘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在尾巴中,遇到食物短缺時,就透過消耗尾巴脂肪維持生命,這也是為什麼健康的魔物守宮尾巴通常粗壯飽滿,若尾巴變細,很可能是長時間沒吃飽或有健康問題。
- 夜行性色盲:牠們的眼睛雖然能在夜間捕捉微弱光線,幫助覓食,但無法辨認色彩,只能透過光線強弱和物體形狀判斷周圍環境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飼養箱內不需要彩色燈具,簡單的加溫燈和夜間燈即可满足需求。
- 性別可由溫度決定:在人工孵化時,若孵化溫度控制在 26-28℃,孵化出的雌性個體比例较高;溫度在 30-32℃時,雄性個體比例則明顯增加,這種「溫度依賴型性別決定」現象在許多爬蟲類中都存在,但在魔物守宮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,也成為繁殖場控制性別的重要方法。
魔物守宮能活多久?疾病怎麼預防?
魔物守宮壽命受飼養環境、飲食和健康管理影響極大。在人工飼養環境下,它們通常能存活 10-15 年。但在野外,魔物守宮壽命僅為 5-8 年。如果飼主想要延長寵物壽命,請務必留意以下常見疾病:
常見疾病 | 主要症狀 | 應對方法 |
呼吸道感染 | 呼吸時有「呼嚕」聲、鼻孔分泌物增多、張口呼吸、精神萎靡、不進食 | 1. 提高飼養箱溫度至 30-32℃;2. 增加環境濕度至 50%-60%;3. 及時就醫,遵醫囑使用抗生素(如阿莫西林) |
脫皮不完全 | 四肢、尾巴殘留舊皮、皮膚發紅、嚴重時導致指(趾)壞死 | 1. 提供濕潤的躲藏盒(鋪濕紙巾或椰土);2. 用溫水輕輕浸泡後協助剝落舊皮;3. 檢查環境濕度是否足夠 |
腸胃不適 | 糞便稀爛、有惡臭味、排便次數減少、腹部膨脹、拒食 | 1. 暫停餵食 24-48 小時,提供新鮮水源;2. 恢復餵食後先餵少量易消化的食物(如蟋蟀幼體);3. 就醫檢查是否有寄生蟲 |
口腔炎 | 口腔黏膜發紅、腫脹、流口水、進食時疼痛掙扎、口腔內有白色膿點 | 1. 用生理鹽水擦拭口腔;2. 遵醫囑塗抹口腔消炎藥膏;3. 提供軟質食物(如剪碎的麵包蟲),避免刺激口腔 |
魔物守宮會認人嗎?智商如何?
魔物守宮智商相當於人類 1-2 歲嬰兒的水平,牠們無法像貓狗一樣認識飼主的臉龐,但能透過飼主的氣味、聲音和觸摸方式形成條件反射。較低的智商也導致魔物守宮在互動性方面表現不佳,它們屬於「低互動型」寵物,不適合頻繁抓取或抱在手中玩耍。
台灣魔物守宮價格怎麼看?不同品種比一比
品種 | 魔物守宮價格(NT$) | 價格影響因素 | 適合人群 |
普通高黃個體 | 800-1500 元 | 體色飽和度、花紋均勻度,幼體價格低於成體,CB 個體(人工繁殖)略高於 WC 個體(野生個體) | 新手飼主,預算有限,想入門爬寵飼養者 |
雪花魔物守宮 | 1500-3000 元 | 體表白色花紋占比,占比越高價格越貴,無雜色的「純雪花」個體價格可達 3000 元以上 | 有一定飼養經驗,喜歡獨特花紋,願意投入中等預算者 |
無紋魔物守宮 | 2500-5000 元 | 體表是否完全無斑紋,膚色均勻度,雄性個體因繁殖價值高,價格比雌性高 20%-30% | 資深爬寵愛好者,追求稀有品種,可用於繁殖或收藏者 |
特殊變異個體(如白化、焦糖) | 5000-15000 元 | 變異基因的穩定性,繁殖難度,市場稀缺性,例如「白化無紋魔物守宮」因數量少,價格居高不下 | 專業繁殖場,高端爬寵收藏者,願意為稀有基因投入高預算者 |
魔物守宮缺點大公開!飼養前必知

魔物守宮缺點 1:夜間活動易影響休息
魔物守宮作為夜行性動物,主要活動時間集中在夜間,會出現爬動、覓食等行為,若飼養箱放置在臥室,其活動產生的輕微聲音(如爬過墊材、撞擊飼具)可能影響淺眠者休息。即使聲音不大,夜間燈具的微弱光線也可能對睡眠敏感人群造成干擾,因此需提前規劃飼養位置,盡量遠離臥室。
魔物守宮缺點 2:特殊疾病不易及時察覺
魔物守宮體型小,且不會像貓狗一樣通過叫聲表達不適,許多疾病初期症狀極不明顯,如早期腸胃不適僅表現為進食量輕微下降,若飼主觀察不仔細,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。此外,牠們的皮膚問題(如早期真菌感染)也難以憑肉眼快速識別,需定期細心檢查體表,增加了飼養的觀察難度。
魔物守宮缺點 3:溫濕度控制需長期堅持
魔物守宮對環境溫濕度要求嚴格,白天需維持 28-32℃、夜間 24-26℃,濕度 40%-60%,一旦溫度波動超過 5℃或濕度偏差過大,就可能引發疾病。台灣夏季高溫潮濕,需開啟降溫設備(如散熱風扇);冬季低溫乾燥,又要使用加溫墊和濕潤墊材,全年都需投入時間和精力調控環境,對飼主並不友好。
魔物守宮缺點 4:互動性低,難建立強情感連接
不同於貓狗會主動親近飼主,魔物守宮的互動性極低,即使飼養多年,也很難出現主動蹭手、回應呼喚等行為,僅能通過條件反射對飼主產生輕微熟悉感。對於期待與寵物建立強情感互動的飼主來說,這種「高冷」特性可能會讓人感到落差,需提前調整對互動的預期。
魔物守宮缺點 5:飼料儲存與處理有門檻
魔物守宮主食為活昆蟲(如蟋蟀、麵包蟲),活蟲需單獨儲存:蟋蟀需飼養在通風容器中,定期更換飼料和墊材;麵包蟲雖可冷凍儲存,但解凍後需確保新鮮,否則容易引發腸胃問題。此外,餵食後若未及時清理殘留蟲屍,會滋生細菌、吸引異味,增加環境清潔負擔。
魔物守宮環境怎麼佈置?步驟拆解
步驟 1:選對飼養箱尺寸
幼體(0-6 個月)選 20×15×15 公分的飼養箱,避免空間過大導致牠無法及時找到食物;亞成體(6-12 個月)換 30×20×20 公分箱體;成年體(12 個月以上)需 30×40×20 公分箱體,確保有足夠活動空間。材質優選玻璃或壓克力箱,透氣性好且便於觀察,箱頂需加裝防逃網,防止魔物守宮意外逃出。
步驟 2:鋪設合適墊材
幼體建議用廚房紙巾或無塵墊材,避免誤食細小顆粒引發腸梗阻;成年體可選爬蟲沙、椰土或報紙,爬蟲沙模擬原生棲地環境,椰土則利於調控濕度,但需定期更換(每 2-3 週一次),防止黴菌滋生。無論選哪種墊材,都要確保鋪設厚度達 2-3 公分,方便魔物守宮隱藏和活動。
步驟 3:配置溫控與照明設備
溫度方面,箱內需設置「溫度梯度」,一側放加溫墊(覆蓋箱底 1/3 面積),維持 28-32℃熱區,另一側為常溫區(24-26℃),讓魔物守宮自主調節體溫;冬季可搭配小型加溫燈(功率 25-50W),但需避免直接照射。照明僅需夜間燈(紅光或藍光),每天開啟 8-10 小時即可,不需強光,防止刺激牠們的夜行習性。
步驟 4:放置躲藏盒與飲水盆
箱內需放 2 個躲藏盒,分別置於熱區和常溫區,盒體尺寸以魔物守宮能輕鬆進出為宜(如紙盒、塑膠盒),可在盒內鋪少量濕紙巾,幫助維持局部濕度。飲水盆選淺口容器(避免溺水),每天更換新鮮水源,並定期清洗容器,防止細菌滋生;水盆旁可放一小碟鈣粉,供魔物守宮自主補充。
步驟 5:添加裝飾與安全防護
可放 1-2 塊平滑岩石或木頭,供魔物守宮摩擦脫皮和休息,但需確保無銳角,防止劃傷皮膚;避免放置過多裝飾,以免浪費空間或阻礙活動。此外,飼養箱需遠離空調口、陽台等溫度波動大的區域,也不能與其他寵物(如貓狗)靠近,防止魔物守宮因外界威脅產生應激反應。
魔物守宮飼養注意事項!避開這些坑
- 注意 1:避免用粗糙墊材(幼體)
飼養幼體前,若誤用細小爬蟲沙,可能導致牠誤食後腸梗阻;調整後改用廚房紙巾,不僅安全,還能及時觀察糞便狀態,方便判斷健康情況。橋接點:根據年齡選擇墊材,是預防幼體消化道疾病的關鍵。
- 注意 2:餵食前必「營養強化」昆蟲
若直接餵食未處理的昆蟲,魔物守宮容易缺乏營養;餵食前 1-2 天,用蔬菜、飼料餵養昆蟲(即「營養強化」),再搭配鈣粉,可確保營養均衡。橋接點:昆蟲的營養狀態直接影響魔物守宮健康,不可省略強化步驟。
- 注意 3:禁止頻繁抓取
新手可能因好奇頻繁抓取,導致魔物守宮應激反應(如拒食、斷尾);調整為每天僅輕撫 1-2 次,且抓取時用手掌托住身體,可減少牠的緊張感。橋接點:尊重牠的習性,減少人為干擾,才能讓魔物守宮適應飼養環境。
- 注意 4:定期清理飼養箱
若長時間不清理,箱內殘留的蟲屍、糞便會滋生細菌,引發皮膚病或腸胃病;堅持每周清理 1 次墊材、每月徹底消毒飼具(用稀釋漂白水擦拭後晾乾),可保持環境衛生。橋接點:定期清潔是預防疾病的基礎,不可偷懶。
- 注意 5:避免混合飼養
若將多隻魔物守宮放在同一箱內,會出現爭鬥(尤其雄性間),導致受傷或死亡;即使是雌雄混養,也需在繁殖期暫時合籠,其餘時間分開飼養。橋接點:魔物守宮的獨居特性決定了不可混合飼養,需單箱單養。
魔物守宮餵食頻率、食量 & 比例
年齡階段 | 餵食頻率 | 每次食量(昆蟲數量) | 營養比例(昆蟲:鈣粉:維生素) |
幼體(0-3 個月) | 每天 1 次 | 3-5 隻小型蟋蟀 / 麵包蟲 | 10:1:0.5(每週補 1 次維生素) |
幼體(3-6 個月) | 每 2 天 1 次 | 5-8 隻中型蟋蟀 / 麵包蟲 | 10:1:0.5(每週補 1 次維生素) |
亞成體(6-12 個月) | 每 3 天 1 次 | 8-10 隻中型蟋蟀 / 杜比亚蟑螂 | 10:1:1(每週補 2 次維生素) |
成年體(12 個月以上) | 每 5-7 天 1 次 | 10-12 隻大型杜比亚蟑螂 / 蟋蟀 | 10:1:1(每週補 2 次維生素) |
魔物守宮常見問題

1.魔物守宮拒食怎麼辦?
首先排查原因:若環境溫度低於 26℃,需及時升高溫度(開啟加溫墊),因低溫會導致消化功能減弱,從而拒食;若剛更換新環境,可能因應激反應拒食,此時需保持環境安靜,暫停互動,1-2 週後通常會恢復進食;若伴有精神萎靡、糞便異常,可能是健康問題,需及時就醫。
2.魔物守宮尾巴斷了還能長回來嗎?
可以長回,但再生尾巴與原尾巴有差異:再生尾巴外觀更粗短、鱗片花紋不規則,且無法像原尾巴一樣儲存大量脂肪。斷尾後需立即將魔物守宮單獨飼養,清理傷口(用生理鹽水擦拭),避免感染;同時提供充足營養(增加蛋白質攝入),幫助傷口癒合,通常 1-2 個月可完成再生。
3.台灣夏季高溫,怎麼給魔物守宮降溫?
夏季溫度超過 35℃時,可在飼養箱旁放置冰袋(用毛巾包裹,避免直接接觸箱體),通過空氣傳導降溫;也可開啟小型散熱風扇,對著箱體側面吹風,促進空氣流通;墊材更換為涼爽的無塵紙,減少熱量蓄積。需注意避免使用空調直吹,防止溫度驟降引發呼吸道疾病,同時每天觀察溫度計,確保箱內溫度維持在 28-32℃。
拓展閱讀
參考文獻
- mosgecko. (n.d.). https://www.herpera.com/mosgecko.htm
- 维基媒体项目贡献者. (2024, July 11). 多趾虎屬.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9A%E8%B6%BE%E8%99%8E%E5%B1%AC
- 魔物守宮.主島. (n.d.). https://www.theorcs-reptile.com/products/%E9%AD%94%E7%89%A9%E5%AE%88%E5%AE%AE%EF%BC%8E%E4%B8%BB%E5%B3%B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