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黑靴陸龜】喜歡水分的陸龜—黑靴陸龜介紹/缺點&如何飼養

【黑靴陸龜】喜歡水分的陸龜—黑靴陸龜介紹/缺點&如何飼養

不同於大多數陸龜,黑靴陸龜不喜乾燥,嚮往高濕度的生活環境,是陸龜中非常特殊的存在,十十分適應台灣的氣候和環境。除此之外,它們身上的另一大特徵就是那形如靴子的、圍繞四肢生長的黑色棘皮,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。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地了解這類獨特且喜濕的龜類,我們整理了2025年黑靴陸龜痞子男惠工街、缺點、飼養照顧等內容以供參考。

品種介紹:黑靴陸龜

黑靴陸龜
黑靴陸龜

起源

黑靴陸龜(學名:Manouria emys phayrei),又常被簡稱為「靴腳陸龜」,是現存陸龜中體型較大的種類之一,隸屬於陸龜科凹甲陸龜屬。它的原生棲地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地區,包括緬甸、泰國北部、寮國、越南以及中國雲南南部等地,這些區域多為熱帶季風氣候,全年高溫且濕度較高,植被茂密,為黑靴陸龜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。

在野外,它們通常活動於海拔 500 公尺以下的熱帶雨林邊緣、河邊草叢或潮濕的闊葉林區,尤其偏好靠近水源的區域。不同於大多數沙漠型陸龜,它們更新喜歡高濕度的環境,更適合太台灣生活。

外形特徵

從外形來看,黑靴陸龜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它背部與腿部的「靴狀」鱗片,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。它的背甲呈橢圓形,顏色多為深褐色或黑色,甲片邊緣略帶鋸齒狀,成年個體的背甲會因生長年數而出現明顯的同心紋路,這些紋路可輔助判斷它的年齡。腹甲則為淺黃色或灰白色,中間有明顯的凹陷,這是凹甲陸龜屬的典型特徵之一。

生活習性

在習性方面,黑靴陸龜屬於典型的「晨昏性動物」,也就是在清晨和黃昏時段最活躍,這是因為它們原生棲地的正午溫度過高,陽光強烈,此時活動容易導致體溫過高或脫水。白天時,它們通常會躲在樹蔭下、岩石縫隙或自己挖掘的淺坑中休息,減少能量消耗;到了傍晚,溫度下降後,才會出來覓食、喝水或短距離移動。

另外,黑靴陸龜對濕度的要求很高,原生環境的空氣濕度通常在 70%~85% 之間,因此在人工飼養時,必須注意保持環境濕度,否則容易出現背甲龜裂、呼吸道感染等問題。與其他陸龜不同的是,黑靴陸龜有時會短時間在淺水中活動,甚至會在雨季時利用積水來降溫,但它們並不擅長游泳,無法長時間處於深水環境中。

  • 體長:成年體長通常在 50~60 公分之間。
  • 體重:成年體重一般在 20~30 kg。
  • 個性:溫和、沉穩,不會主動攻擊人或其他動物。
  • 壽命:黑靴陸龜壽命約為 50~60 年
  • 其他

你可能不知道的3大黑靴陸龜冷知識

  1. 會「築巢」的陸龜:多數陸龜產卵時僅會在地面挖淺坑,而黑靴陸龜是少數會主動「築巢」的陸龜種類。
  2. 幼龜與成龜「食性大不同」:多數陸龜從幼體到成體都以植物為主食,但黑靴陸龜的幼龜階段卻有「雜食性」傾向。野外的幼體黑靴陸龜除了吃嫩葉、果實外,還會主動捕食小型昆蟲(如螞蟻、甲蟲幼蟲)、蝸牛甚至其他動物的屍體,以補充生長所需的蛋白質;而隨著年齡增長,它們的食性會逐漸轉向純食草。
  3. 「用尿液調節體溫」的特殊本領:在炎熱的夏季,黑靴陸龜有一種獨特的降溫方式 —— 透過排出尿液並讓尿液附著在四肢和腹甲上,利用尿液蒸發時吸收熱量的原理來降低體溫。

黑靴陸龜壽命&常見疾病

黑靴陸龜壽命堪比人類,可以或非常久。在野外,由於面臨天敵(如猛禽、野貓、大型蛇類)、棲地破壞、食物短缺以及疾病等威脅,黑靴陸龜壽命平均為 50~60 年。而在人工飼養環境中,黑靴陸龜壽命可以延長到70~80年,少部分個體還可能活過100歲。

不過,即使是長壽的黑靴陸龜,也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大幅縮短壽命。以下表格整理了會威脅黑靴陸龜壽命的常見疾病、症狀及應對方法:

常見疾病 主要症狀 應對方法
呼吸道感染(RI) 流鼻涕、鼻孔分泌物增多、張口呼吸、呼吸時發出「咕嚕」聲、食慾下降、嗜睡 1. 提高環境溫度至 28~32℃,保持空氣流通;2. 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潔鼻孔;3. 及時就醫,遵医嘱使用抗生素(如恩諾沙星)
軟甲症 背甲或腹甲質地變軟、出現凹陷或龜裂、甲片顏色變淺、活動力減弱 1. 調整飲食,增加含鈣食物(如烏龜飼料、骨粉);2. 提供 UVB 燈照射,每日 8~10 小時;3. 避免環境潮濕過度,保持底材乾爽
腸胃道疾病 拉肚子(糞便稀爛、帶黏液或血絲)、嘔吐、食慾廢絕、腹部膨脹 1. 暫停餵食 24~48 小時,提供葡萄糖水補充能量;2. 就醫檢查糞便,排除寄生蟲感染;3. 恢復餵食後,先從易消化的食物(如南瓜泥)開始

黑靴陸龜會認人嗎?黑靴陸龜智商大揭秘

黑靴陸龜
黑靴陸龜

黑靴陸龜會認人嗎?黑靴陸龜的大腦結構相對簡單,無法像貓狗一樣透過視覺、聽覺綜合辨認主人,但它們能透過「氣味」和「習慣性互動」來區分經常照顧自己的人與陌生人。而從智商來看,黑靴陸龜智商不及不如動物,它們很難理解指令,互動性也相對較弱。

黑靴陸龜個性:沉穩溫和的「慢活族」

黑靴陸龜個性可總結為「沉穩、溫和、膽小但不怯生」。無論是面對同類還是人類,它們都很少出現攻擊行為,即使在爭奪食物或地盤時,也只是透過推擠對方來達成目的,不會撕咬或用爪子攻擊。

不過,黑靴陸龜的膽小特點也很明顯。當遇到突然的聲音(如電話鈴響、門關聲)或移動的物體(如飛過的昆蟲、快速走動的人)時,它們會立刻停止活動,將頭部和四肢緊緊貼在殼上,等待威脅消失後才緩慢恢復活動。

另外,黑靴陸龜有一定的「領域意識」,尤其是雄性個體。成年雄性黑靴陸龜會在自己的活動範圍內留下氣味(透過肛門腺分泌物),若有其他雄性個體闖入,它們會豎起脖子、張開嘴巴,做出威脅姿態,驅趕入侵者。

台灣黑靴陸龜價格:從幼龜到成龜的價格差異

在台灣,黑靴陸龜價格受個體大小、健康狀況、來源(人工繁殖或野生個體)等因素影響,差異較大,不過無論是哪種品相或來源,黑靴陸龜價格都不便宜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黑靴陸龜在台灣屬於「保育類動物」,根據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,飼養、買賣均需取得相關許可證,未經許可的買賣行為屬於違法:

個體類型 體型規格(背甲長) 市場參考價(NT$ 價格影響因素
幼龜(苗) 5~10 公分 8,000~15,000 元 1. 孵化時間(當年新苗價格較高);2. 健康狀況(活潑、食慾好的個體價格高);3. 繁殖場知名度
亞成體 15~30 公分 20,000~40,000 元 1. 體型均勻度(背甲無變形、鱗片完整的個體價高);2. 性別(雄性個體因繁殖需求,價格略高於雌性)
成年個體 30 公分以上 50,000~80,000 元 1. 年齡(年齡适中、繁殖能力強的個體價高);2. 馴化程度(已適應人工飼養、互動性好的個體價高);3. 健康紀錄(有完整體檢報告的個體價高)

 

黑靴陸龜缺點:飼養前必知的 5 大挑戰

缺點一:空間需求極大,家庭環境難以負荷

黑靴陸龜成年後體長可達 60~70 公分,體重超過 30 公斤,需要足夠大的活動空間才能正常生長。根據陸龜飼養標準,飼養空間面積應不少於個體背甲面積的 10 倍,也就是說,成年黑靴陸龜至少需要 2~3 坪(約 6.6~10 平方公尺)的獨立空間,且需分為「活動區」「進食區」「水源區」和「休息區」。

若飼養空間不足,不僅會導致它們活動量減少、體型發育變形(如背甲凹陷),還可能引發壓力過大、食慾下降等問題。例如,若長期將成年黑靴陸龜關在 1 坪以下的箱子裡,它們可能會反覆撞擊箱壁,導致頭部或四肢受傷,甚至出現拒食現象。

缺點二:溫濕度控制難度高,設備成本昂貴

黑靴陸龜原生於高溫高濕的熱帶環境,人工飼養時需模擬這一條件,否則容易引發各類疾病。在溫度方面,環境溫度需保持在 25~32℃,其中加溫區溫度需達到 30~32℃,夜間溫度也不能低於 22℃。

在濕度方面,空氣濕度需維持在 70%~85%,底材濕度需保持在 40%~50%。要達到這一要求,需配備多種設備,如 UVB 燈(提供紫外線,幫助鈣吸收)、陶瓷加溫器(維持環境溫度)、濕度計、加濕器以及定時開關等,這些設備初期購買成本約需 1~2 萬元,且後期每月電費(尤其是冬季加溫時)也相當昂貴。

缺點三:生長週期長,飼養需長期堅持

黑靴陸龜的生長速度緩慢,從幼龜長到成年需要 10~15 年時間,且在這期間,其飼養需求會不斷變化(如體型增大後需更換更大的飼養箱、飲食比例需調整)。這意味著飼養者需要長期投入時間、金錢和精力,不能中途放棄。

缺點四:排泄物量大,清理工作繁重

成年黑靴陸龜每天的排泄物數量多、體積大,且糞便含水量高(因飲食中植物纖維含量高),容易沾附在底材或飼養箱壁上,若不及時清理,會滋生細菌、產生異味,影響環境衛生和它們的健康。

缺點五:醫療資源稀缺,生病後就醫困難

由於黑靴陸龜在台灣屬於保育類動物,且飼養人群相對較少,專門治療陸龜的獸醫師數量極為有限,多集中在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等大城市,中小城市幾乎沒有相關醫療資源。若黑靴陸龜生病(如嚴重呼吸道感染、腸梗阻),飼養者可能需要驅車數小時才能找到合適的獸醫,不僅耽誤治療時間,還可能增加治療成本。

黑靴陸龜環境佈置:4 步打造適合的「家」

步驟一:確定飼養空間,規劃合理面積

首先需根據黑靴陸龜的年齡和體型確定飼養空間大小。幼龜(5~10 公分)可暫用長 80 公分、寬 50 公分、高 40 公分的玻璃飼養箱;亞成體(15~30 公分)需更換為長 120 公分、寬 80 公分、高 50 公分的木箱或環氧樹脂飼養箱;成年個體(30 公分以上)則建議使用獨立房間或戶外圍欄(戶外需搭建遮雨棚,避免淋雨),面積不少於 3 坪。

無論選擇何種空間,都需確保飼養箱或圍欄無銳角(避免撞傷)、通風良好(可安裝排風扇),且地面平整(防止跌倒)。例如,戶外圍欄可採用木製框架,圍欄高度不少於 60 公分(防止逃逸),地面鋪設水泥後再鋪底材,避免雜草叢生。

步驟二:選擇合適底材,保持適當濕度

黑靴陸龜對底材的要求是「保水性好、不易結塊、無刺激性」,常用的底材有椰土、泥炭土、珍珠岩混合底材(比例為 5:3:2),這類底材不僅能保持濕度,還能模擬原生環境的土壤質地,讓它們有挖掘的空間。底材鋪設厚度需根據體型調整,幼龜階段鋪設 5~8 公分,亞成體和成年個體鋪設 10~15 公分,確保它們能自行挖掘淺坑休息。

需注意的是,我們應避免使用沙子、碎石或木屑作為底材:沙子容易進入眼睛或口鼻,引發感染;碎石可能被誤食,導致腸梗阻;木屑含有刺激性物質,可能引發皮膚過敏。此外,需定期檢查底材濕度,若表面出現乾燥結塊,需噴灑適量清水,保持濕潤。

步驟三:安裝必要設備,穩定溫濕度

設備安裝是環境佈置的核心,需根據黑靴陸龜的需求配備以下設備:

  • UVB 燈:安裝在飼養箱頂部,距離底材 30~40 公分,每天開啟 8~10 小時,提供紫外線 B 波段,幫助它們吸收食物中的鈣質,預防軟甲症。建議選擇 0 規格的 UVB 燈,每 6~8 個月更換一次(即使燈泡仍亮,紫外線強度也會下降)。
  • 陶瓷加溫器:安裝在飼養箱一側(形成溫度梯度),功率根據空間大小選擇(100~200W),透過溫控器將加溫區溫度設定在 30~32℃,非加溫區溫度保持在 25~28℃,夜間可適當降低功率,保持溫度不低於 22℃。需注意陶瓷加溫器不發光,需搭配夜燈使用,避免影響它們的睡眠週期。
  • 加濕器:若環境濕度低於 70%,需安裝超聲波加濕器,透過定時開關控制加濕時間,每天加濕 2~3 次,每次 30 分鐘,確保空氣濕度穩定。也可在飼養箱內放置淺水盤,透過水分蒸發提高局部濕度,但需定期清理水盤,避免污染。
  • 溫濕度計:至少安裝 2 個,分別放置在加溫區和非加溫區,實時監控溫濕度變化,若出現異常(如溫度超過 35℃、濕度低於 60%),需及時調整設備。

步驟四:划分功能區域,滿足多樣需求

將飼養空間划分為「活動區」「進食區」「水源區」「休息區」和「躲避區」,每個區域需有明確界限,避免功能重疊。

  • 活動區:位於飼養箱中央,佔總面積的 50%,無需放置過多物品,確保它們有足夠的爬行空間。可在活動區放置少量石頭或木頭(表面光滑,無銳角),讓它們磨練爪子,但需注意石頭高度不超過背甲高度,避免攀爬時摔倒。
  • 進食區:位於非加溫區(溫度 25~28℃,有利於消化),放置一個淺底的陶瓷或玻璃食盆,食盆大小根據體型選擇(幼龜用直徑 10 公分的食盆,成年個體用直徑 20 公分的食盆),避免食物灑落。進食區需遠離水源區,防止食物被水污染。
  • 水源區:位於飼養箱角落,放置一個可容納它們全身進入的淺水盆(水深不超過背甲高度的 1/2),讓它們喝水或短時間泡澡。水盆需固定,避免被打翻,且每天更換新鮮水源,每週用稀釋的漂白水(濃度 1:100)消毒一次。
  • 休息區:位於加溫區附近(溫度 28~30℃),鋪設較厚的底材(比其他區域厚 2~3 公分),並放置一個半封閉的躲避洞穴(可用陶瓷盆或木製洞穴,大小能容納它們全身進入),讓它們休息時有安全感。
  • 躲避區:位於非加溫區,放置另一個躲避洞穴,當環境溫度過高或受到驚嚇時,它們可躲進此處降溫或緩解壓力。躲避區需保持安靜,避免經常被打擾。

黑靴陸龜吃什麼:食物介紹

黑靴陸龜的食譜需以高纖維、低蛋白、低水分的植物為主,模擬其野外的覓食習性,才能確保腸胃健康。

  • 主食類(佔每日飲食的 70%)
    1. 高纖維草類:提摩西草、苜蓿草(幼龜可少量餵食,成年個體需控制量,避免蛋白質過高)、黑麥草、燕麥草,這些草類纖維含量高,有利於促進腸胃蠕動,預防便秘。
    2. 葉菜類:油麥菜、空心菜、地瓜葉、萵苣葉(需選擇葉片厚實的品種,避免水分過高的葉片)、紫甘藍(切碎後餵食,每次不超過主食總量的 10%,避免色素沉積),葉菜類需洗淨後晾至半乾,減少水分含量。
    3. 莖類蔬菜:胡蘿蔔(蒸熟後切碎,每次少量餵食,補充維生素 A)、南瓜(蒸熟後餵食,富含纖維和糖分,可作為調味食物,每週 1~2 次)、山藥(去皮後蒸熟,易消化,適合腸胃功能較弱的個體)。
  • 辅食類(佔每日飲食的 20%,每週餵食 3~4 次)
    1. 低水分水果:蘋果(去皮去核,切碎後餵食,每次不超過 50 克)、香蕉(去皮後搗成泥,每週 1 次,避免糖分過高)、奇異果(去皮切碎,補充維生素 C,每次少量),水果需控制餵食頻率,避免水分和糖分過高導致拉肚子。
    2. 營養補充食物:陸龜專用飼料(選擇高纖維、低蛋白的品牌,如 Zoo Med 陸龜飼料,幼龜可將飼料泡軟後餵食,成年個體直接乾餵)、骨粉(每週添加 1 次,混入食物中,補充鈣質,預防軟甲症)、維生素粉(每週添加 1 次,選擇陸龜專用復合維生素,避免過量)。
  • 禁忌食物(絕對不可餵食)
    1. 高水分食物:西瓜、番茄、黄瓜(水分含量超過 90%,容易導致拉肚子)、生菜(葉片薄、水分高,營養價值低,長期餵食易引發營養不良)。
    2. 高蛋白食物:肉類(如雞肉、牛肉,陸龜腸胃無法消化動物性蛋白,會導致腸胃負擔)、蛋類(蛋白質含量高,易引發腎臟問題)、昆蟲(如蟋蟀、麵包蟲,僅幼龜可少量捕食野外昆蟲,人工飼養時不可主動餵食,避免蛋白質過量)。
    3. 刺激性食物:洋蔥、大蒜、辣椒(含有刺激性物質,會損傷腸胃黏膜)、菠菜(含有草酸,會影響鈣質吸收,即使焯水也不建議餵食)、草酸含量高的野菜(如酢漿草、三葉草,長期餵食易導致缺鈣)。

黑靴陸龜吃什麼:不同年齡階段的餵食頻率、食量 & 比例

年齡階段 體型規格(背甲長) 餵食頻率 食量(每次餵食重量) 食物比例(主食:辅食) 備註
幼龜 5~10 公分 每天 1 次 體重的 5%~8%(約 5~15 克) 8:2 1. 食物需切碎至 0.5~1 公分大小,方便吞咽;2. 每次餵食後需清理殘留食物,避免變質;3. 可將陸龜飼料泡軟後混入主食,補充營養
亞成體 15~30 公分 每 2 天 1 次 體重的 3%~5%(約 20~50 克) 7:3 1. 食物可切成 1~2 公分大小,鍛煉咀嚼能力;2. 每週添加 1 次骨粉,補充鈣質;3. 水果類辅食每週不超過 2 次,避免糖分過高
成年個體 30 公分以上 每 3~4 天 1 次 體重的 2%~3%(約 50~100 克) 9:1 1. 食物可保留適當纖維長度(如 2~3 公分的草葉),促進腸胃蠕動;2. 每週添加 1 次復合維生素,預防營養缺乏;3. 避免頻繁更換食物種類,防止腸胃不適

 

黑靴陸龜常見問題

黑靴陸龜
黑靴陸龜

1.成年黑靴陸龜背甲兩側不對稱,一側高、一側低,是否影響健康?

解答:背甲兩側不對稱多由幼龜階段飼養環境不當導致,如飼養空間狹小、底材厚度不均、食物營養不均衡等,成年後背甲骨骼已定型,無法恢復對稱,但只要不影響活動(如爬行時無明顯傾斜、翻身時可自行恢復),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。飼養者需定期檢查不對稱部位的背甲是否有龜裂、腐爛等問題,若無異常,只需保持正常飼養即可;若發現背甲有損傷,需及時清理消毒,避免感染。

2.黑靴陸龜眼睛腫脹、無法睜開,伴有分泌物,是什麼原因?如何處理?

解答:眼睛腫脹多由以下原因導致:1. 環境濕度過低(低於 60%),導致眼睛黏膜乾燥,引發炎症;2. 底材或食物殘渣進入眼睛,刺激黏膜;3. 細菌感染,導致化膿性炎症。

處理方法如下:

  1. 提高環境濕度至 70%~80%,可暫時關閉排風扇,增加加濕器運行時間;2. 用生理鹽水清潔眼睛,每天 2~3 次,每次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輕輕擦拭眼部分泌物;3. 若症狀持續 3 天無好轉,需就醫,遵医嘱使用陸龜專用眼藥水(如含有四環素的眼藥水),避免自行使用人用眼藥水,防止藥物刺激。

3.黑靴陸龜排便次數減少,糞便呈顆粒狀,是否便秘?如何解決?

這種情況屬於輕度便秘,多由飲食中纖維含量不足、水分攝取不夠或環境溫度過低導致。解決方法如下:1. 調整飲食,增加提摩西草、空心菜等高纖維食物的比例,暫停餵食水果和陸龜飼料;2. 增加泡澡頻率,每週泡澡 2~3 次,每次 25~30 分鐘,促進腸胃蠕動;3. 提高環境溫度,將加溫區溫度保持在 30~32℃,非加溫區保持在 25~28℃,溫度升高可加快腸道消化速度。

拓展閱讀

【地圖龜飼養】地圖龜吃什麼?養前必看的地圖龜壽命/價格/飼養

烏龜有感情嗎?你可能不知道的4種烏龜開心的表現

養烏龜招財嗎?留意6大養烏龜的禁忌&招財位置幫你改變運勢!

參考文獻

  1. burmesebrown. (n.d.). https://www.herpera.com/burmesebrown.htm
  2. 黑靴腳陸龜 –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. (n.d.). https://ptrc.npust.edu.tw/animal_shelter/%E9%BB%91%E9%9D%B4%E8%85%B3%E9%99%B8%E9%BE%9C/
  3. 黑靴陸龜 $25000-$80000-龜罔陸龜專賣店-買烏龜,烏龜專賣,嘉義烏龜專賣店,嘉義藍舌蜥蜴. (n.d.). 黑靴陸龜 $25000-$80000-龜罔陸龜專賣店-買烏龜,烏龜專賣,嘉義烏龜專賣店,嘉義藍舌蜥蜴. https://www.tortoise-sell.com/products/info.php?id=53918&title_id=110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