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尾鸚鵡缺點多?了解5大缺點/飼養注意事項&2025雞尾鸚鵡價格

雞尾鸚鵡缺點多?了解5大缺點/飼養注意事項&2025雞尾鸚鵡價格

你知道雞尾鸚鵡缺點有哪些嗎?在寵物鳥中,牠們一直都是受歡迎的熱門品種,這都要歸功於牠們頭頂俏皮的羽冠和美麗修長的尾羽。大多數人都被這迷人的外貌特徵吸引,產生了飼養牠們的想法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雞尾鸚鵡缺點並不少。如果你也有飼養牠們的念頭,不妨了解一下我們整理的2025年雞尾鸚鵡價格&缺點後再做判斷。

品種介紹雞尾鸚鵡

雞尾鸚鵡
雞尾鸚鵡

起源、習性與外形

雞尾鸚鵡(Cockatiel),學名 Nymphicus hollandicus,又稱玄鳳鸚鵡,原產於澳洲內陸及半乾旱地區。在自然環境中,牠們常成群結隊活動,覓食種子、穀物,並棲息於樹洞中。其外形獨特,頭頂長有豎立的羽冠,興奮或警戒時會高高豎起;臉頰兩側有鮮艷的圓形斑塊,多為橙色或黃色,宛如化了妝容;體羽主要呈現灰白、黃色等多種色彩組合。

  • 體長:成年體長約 30 至 33 cm,尾羽佔身長的一半以上,使其看起來修長優雅。
  • 體重:體重通常在 80 至 120 g之間,雌性體型略小於雄性。
  • 個性:天性親人活潑,喜歡與人互動,經過訓練能學會簡單的語言和動作。
  • 壽命: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,平均壽命可達 15 至 25 年,部分個體甚至更長。
  • 其他名稱:除了玄鳳鸚鵡,還被稱作高冠鸚鵡、卡美鸚鵡等。

雞尾鸚鵡冷知識

  1. 羽冠的「心情密碼」:雞尾鸚鵡的羽冠是牠們表達情緒的重要工具。羽冠平貼頭部時,可能表示放鬆或睡覺;羽冠豎起並微微顫動,則代表興奮或好奇;羽冠緊貼且身體僵直,說明牠們感到害怕或受到威脅。
  2. 夜間「小迷糊」:雞尾鸚鵡在黑暗中視力不佳,容易受到驚嚇。因此,夜晚需為牠們提供一個安靜、黑暗且安全的環境,避免因驚嚇導致受傷。
  3. 「語言天賦」差異:雄性的模仿能力普遍強於雌性,許多雄性個體能學會多個單詞和短句,甚至吹奏簡單旋律,而雌性通常更安靜,鮮少模仿人類語言。

雞尾鸚鵡壽命

在適宜的飼養環境下,雞尾鸚鵡壽命可達到 15 至 25 年。除了飼養環境之外,一些常見疾病也會極大地影響雞尾鸚鵡的壽命,因此我們建議各位飼主可以多加注意,守護寵物的健康。具體如下:

常見疾病 症狀 應對方法
呼吸道感染 呼吸急促、張嘴呼吸、鼻腔或眼睛有分泌物 立即隔離,保持鳥籠溫暖乾燥,盡快帶往獸醫處治療,可能需使用抗生素
腸道疾病 腹瀉、食慾不振、精神萎靡 調整飼料,確保食物新鮮衛生,若症狀持續,需就醫進行糞便檢查和治療
羽蟎感染 羽毛脫落、皮膚發紅、抓撓頻繁 使用專用的鳥類除蟎藥物,對鳥籠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
營養不良 體重下降、羽毛無光澤、生長緩慢 提供多樣化且均衡的飲食,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,必要時諮詢獸醫

雞尾鸚鵡會認人嗎?雞尾鸚鵡智商

雞尾鸚鵡
雞尾鸚鵡

雞尾鸚鵡會認人嗎?這或許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,我們可以從雞尾鸚鵡智商來判斷。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,雞尾鸚鵡智商相當於人類 2 至 3 歲的孩童,具備一定的學習和記憶能力。因此只要主人耐心訓練和陪伴,牠們是完全可以認人的。在互動性方面,牠們同樣表現出色,喜歡站在主人肩上、手上玩耍,能學會飛向主人、握手等動作,還會通過鳴叫與主人互動。

雞尾鸚鵡個性

雞尾鸚鵡個性溫和友善,對人類和其他同類都較為親近。牠們活潑好動,需要充足的活動空間和玩具來打發時間。同時,雞尾鸚鵡個性中也有頑皮的一面,偶爾會啃咬家具、電線等物品。此外,牠們具有一定的領域意識,在自己的巢穴或熟悉區域內,可能會變得有防禦性。

台灣雞尾鸚鵡價格

品種類型 雞尾鸚鵡價格範圍(NT$)
普通灰身 800 – 1500 元
白子(白化品種) 2500 – 4000 元
珍珠品種 1500 – 3000 元
肉桂品種 1800 – 3500 元
派特(花羽)品種 3000 – 6000 元

雞尾鸚鵡缺點

雞尾鸚鵡缺點
雞尾鸚鵡缺點

雞尾鸚鵡缺點1:噪音問題

雞尾鸚鵡雖不像部分大型鸚鵡那般喧鬧,但在清晨、傍晚或感到無聊、飢餓時,仍會發出尖銳鳴叫。尤其是雄性,為吸引伴侶或引起主人注意,鳴叫頻率和音量可能較高,容易影響鄰居和家人的生活。

雞尾鸚鵡缺點2:衛生清理麻煩

雞尾鸚鵡排便次數頻繁,且無法控制排便時間和地點。牠們的糞便較為濕軟,而且容易弄髒衣服、沙發套等織物清理起來較為麻煩。若不及時清理,很容易殘留異味或是滋生細菌。對於注重家中衛生的人群來說,牠們並不是一個好選擇。

雞尾鸚鵡缺點3:啃咬破壞

出於天性,雞尾鸚鵡喜歡啃咬物品。家中的家具、窗簾、電線等都可能成為牠們的「玩具」,如果飼主不加以管制,牠們很可能會在家中大搞破壞,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損失。如果寵物誤食異物,還可能威脅其自身健康,需要支出一定的醫療費用。

雞尾鸚鵡缺點4:空間需求

雖然雞尾鸚鵡體型不大,但仍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。除了合適大小的鳥籠,飼主還需每天讓牠們在安全的室內空間飛行活動,滿足牠們的活動需要。若空間不足,容易導致牠們心情抑鬱、羽毛狀況不佳等問題。

雞尾鸚鵡缺點5:疾病護理難度

雞尾鸚鵡身體嬌小,生病時症狀可能不明顯,不易被主人察覺。身體較小的另一大影響就是其抗病能力較弱,病情惡化較快。而且鳥類疾病治療通常比其他寵物更為複雜,需要專業的鳥類獸醫診治,治療費用也相對較高。

雞尾鸚鵡環境佈置

1.鳥籠選擇

應挑選尺寸足夠大的鳥籠,確保雞尾鸚鵡能在籠內自由伸展翅膀、活動身體。一般建議鳥籠尺寸至少為長 45 公分、寬 35 公分、高 45 公分,且籠條間距不能過寬,防止雞尾鸚鵡鑽出或卡住。

2.棲木安裝

在鳥籠內安裝不同直徑、材質的棲木,如天然木質棲木、礦物棲木等。不同直徑的棲木可幫助雞尾鸚鵡磨喙和鍛煉腳部肌肉,礦物棲木還能補充牠們所需的礦物質。棲木的高度和位置要合理安排,避免影響鳥籠內其他設施的使用。

3.玩具配備

提供多種類型的玩具,如啃咬玩具、攀爬玩具、益智玩具等。啃咬玩具可滿足牠們的啃咬天性,防止喙過長;攀爬玩具能增加活動量;益智玩具則可鍛煉牠們的智力,避免無聊。定期更換玩具,保持新鮮感。

4.食物和水具放置

選擇不易傾倒、易清潔的食盆和水盆,固定在鳥籠內合適位置,方便雞尾鸚鵡進食和飲水。同時,要注意將食盆和水盆分開擺放,避免食物汙染水源。

雞尾鸚鵡飼養注意事項

  1. 喙的保養:雞尾鸚鵡的喙終生不斷生長,需要通過啃咬物品來磨喙。主人應提供足夠的啃咬玩具和適當硬度的食物,如帶殼穀物,幫助牠們保持喙的正常形狀和長度,防止喙過長影響進食。
  2. 腳部健康:雞尾鸚鵡的腳部嬌嫩,容易受傷。定期檢查腳部是否有破損、腫脹等情況,保持鳥籠底部清潔乾燥,避免腳部接觸潮濕、骯髒的環境,防止細菌感染。
  3. 呼吸系統脆弱:雞尾鸚鵡的呼吸系統非常敏感,對煙霧、粉塵、化學氣味等刺激性物質反應強烈。飼養環境要保持通風良好,避免在雞尾鸚鵡周圍使用香水、噴霧劑、蚊香等物品,防止呼吸道疾病。
  4. 體溫調節能力有限:雞尾鸚鵡不耐寒,適宜生活的溫度在 18℃至 28℃之間。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,可在鳥籠外覆蓋保暖布;夏季注意降溫,避免陽光直射,防止中暑。
  5. 社交需求:雞尾鸚鵡是群居性動物,需要與主人或同類互動。若長時間獨處,容易出現抑鬱、拔羽等行為問題。主人每天應抽出一定時間陪伴牠們玩耍、互動,或考慮飼養兩隻以上的雞尾鸚鵡。

雞尾鸚鵡吃什麼:食譜

  1. 穀物類:帶殼的穀物是雞尾鸚鵡的主要食物來源,如小米、稗子、黍子等。這些穀物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提供能量,且帶殼的形式可幫助牠們磨喙。
  2. 種子類:葵花籽、南瓜籽、亞麻籽等種子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,但脂肪含量較高,需適量餵食,避免過度肥胖。
  3. 新鮮蔬果:蘋果、香蕉、葡萄、胡蘿蔔、菠菜等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,對雞尾鸚鵡的健康至關重要。餵食前需將蔬果洗淨、切成適當大小,並注意去除果核和籽,防止中毒。
  4. 鳥類專用飼料:市面上的雞尾鸚鵡專用飼料經過科學配比,營養均衡,可作為主食之一。選擇品質可靠的飼料,按照包裝說明餵食。
  5. 蛋小米:在繁殖期或雛鳥餵養期,可適量提供蛋小米。蛋小米富含蛋白質,能促進繁殖和幼鳥生長,但不可經常餵食,以免營養失衡。

雞尾鸚鵡吃什麼:餵食頻率、食量 & 比例

年齡階段 餵食頻率 食量 食物比例
雛鳥(0 – 8 週齡) 每隔 2 – 3 小時餵食一次 每次餵食至嗉囊微脹 主要餵食專用雛鳥飼料或稀釋的蛋黃糊,搭配少量溫水
幼鳥(8 – 16 週齡) 每天 4 – 5 次 根據體型大小,每次餵食適量穀物、蔬果和鳥類飼料 穀物類 40%、蔬果類 20%、鳥類飼料 40%
成年鳥(16 週齡以上) 每天 2 – 3 次 食盆保持有足夠食物,每天更換新鮮食物 穀物類 30%、種子類 10%、蔬果類 30%、鳥類飼料 30%

雞尾鸚鵡常見問題

1.雞尾鸚鵡掉毛嚴重怎麼辦?

雞尾鸚鵡掉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。若處於換羽期,屬於正常現象,此時可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,幫助新羽生長。若不是換羽期,可能是營養不良、皮膚疾病或環境問題所致。需檢查飲食是否均衡,鳥籠是否清潔,必要時帶往獸醫處檢查,確診病因後對症治療。

2.雞尾鸚鵡不進食怎麼辦?

雞尾鸚鵡不進食可能是因為身體不適、環境變化、食物不合口味等。首先觀察牠是否有其他異常症狀,如精神萎靡、呼吸急促等,若懷疑生病,及時就醫。若因環境變化或食物問題,可嘗試更換食物種類,提供牠平時喜歡的食物,並保持飼養環境安靜、舒適。

3.如何訓練雞尾鸚鵡說話?

訓練雞尾鸚鵡說話需要耐心和技巧。選擇在牠們活躍、心情好的時段,如清晨或傍晚,反覆說同一個簡單單詞,語調清晰、緩慢。每次訓練時間不宜過長,5 – 10 分鐘即可,訓練過程中可適當給予食物獎勵。堅持訓練,並保持周圍環境安靜,避免干擾,逐步提高牠們的模仿能力。

拓展閱讀:太平洋鸚鵡缺點金太陽鸚鵡玄鳳鸚鵡

參考文獻

  1. 盧乙彬 (2022) 你養過不說話的鸚鵡嗎?你不知道的養雀二三事, 明周文化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mpweekly.com/culture/%E7%A4%BE%E6%9C%83/%E9%B8%9A%E9%B5%A1-%E9%9B%9E%E5%B0%BE%E9%B8%9A%E9%B5%A1-%E5%AF%B5%E7%89%A9-201973 (Accessed: 02 July 2025).
  2. 雞尾鸚鵡 (2022) 寵特寶 VETdicate. Available at: https://ispet.com.tw/portfolio-item/cockatiel/ (Accessed: 02 July 2025).
  3. 雞尾鸚鵡 (2025) Wikipedia. Available at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9B%9E%E5%B0%BE%E9%B8%9A%E9%B5%A1 (Accessed: 02 July 2025).